每日健康问答|惊蛰节气如何养生保健?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03-06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通常为每年的公历3月5日前后。“蛰”就是藏的意思,惊蛰的意思是指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万物复苏。
一、气候特点和人体反应特点
春季的惊蛰时节,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时期。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时至春分,阴阳各半,虽然日照时数明显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变化依然频繁,气温波动往往较大,外邪容易入侵人体而致病。
惊蛰时节,人体的阳气尤其肝阳上升,阴血则常偏于不足;同时气血向外运行的过程易引动旧疾,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皮肤病、精神类疾病均易复发。
二、养生原则和方法
根据惊蛰节气自然界气候特点,养生应注意平衡阴阳、益肺健脾疏肝、适度运动。
1.起居、饮食养生
应坚持“夜卧早起”的起居原则,但作息时间宜大致相当,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防寒保暖,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加强室内卫生和通风,尤其应做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运动可选踏青、慢跑、放风筝等较和缓的类型,或可选择易筋经和太极拳等动静结合的传统运动养生法,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
调节饮食,保阴潜阳。食物忌偏热偏寒,宜选清淡之品合理搭配,培阴以固阳,如春笋、大蒜、大葱、菠菜、芦荟、水萝卜、芹菜、马兰头、荠菜等。若温风过暖,亦可少量食梨。
2.脏腑、情志养生
惊蛰时节脏腑养生的关键在于平衡阴阳。春阳升发,肝阳易亢,应保持精神愉悦,使肝气顺达。日常生活应时时忌怒,避免肝气太盛,有利于避免高血压、精神疾病、肝病等旧疾复发;肝气旺易克脾土,故须注重健脾助运。此外,尽管此时自然界雨量渐增,但大部分地区气候仍较为干燥,所以调养脏腑还应兼顾润肺。
3.中药、经络养生
此时可选用健脾润肺、清火解毒功效的中药,比如黄芪、党参、山药、白扁豆、石斛、麦冬、沙参、天冬、野菊花、金银花等,用于烹制药膳或代茶饮用。
春季易疲惫犯困,适当的头部按摩可以醒脑、舒缓情绪,按揉合谷、太冲等穴位,可以缓解情绪压力。(内容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四时养生学》,主编龚婕宁)
责任编辑:王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