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30年随访调查发现:血糖高的人患癌风险也会增加!
离退休干部工作 2022-03-15
2022年3月刊发在《英国癌症杂志(BJC)》上的一项长达30年的随访发现,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进展为糖尿病,都会增加癌症风险。
研究发现,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发病率分别为每千人每年6.06、6.77和7.18人。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证实糖尿病、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与癌症有明确关联。
分析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患者的癌症风险分别增加77%和2.34倍。一旦糖耐量受损进展为糖尿病,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加倍。
研究还表明,在血糖波动大的人群中,血糖水平的升高与癌症的发生显著相关,但在血糖波动小的人群中没有发现这种关联。这也提示,糖友更应该注意控制好血糖。
近一半成人血糖异常
2020年4月刊发的一项“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抽样分析了2015-2017年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共75880名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数据,结果发现:
1. 近一半的成人血糖异常
我国成人居民的糖尿病总标准化患病率为12.8%,糖尿病前期的标准化患病率35.2%。
2. 年龄越大,糖尿病患病率越高
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岁后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急剧上升;而糖尿病前期的情况更不容乐观,18-29岁人群中患病率已达到20.2%,40岁后人群中更是超40%处于糖尿病前期。
3. 北方整体患病率最高
包括确诊和糖尿病前期在内,整体患病率北方最高,其次为西南、东北、南部、中部、东部和西北地区。
有个好血糖,这4点要知道
1. 进食第一口吃什么很重要
大鱼大肉,高蛋白、高糖、重油盐,不利于血糖健康。此外,吃饭顺序也会影响血糖波动。
有研究指出,“蔬菜-蛋白质肉类-主食”的吃饭顺序,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是最好的,总之主食要放最后吃;如果无法接受,那么先吃蔬菜,然后再一口肉一口饭地吃,也足够好。
建议平时多试试“江南饮食”:1)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2)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5)推荐适量坚果、奶类;6)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2. 睡眠不足也会影响血糖 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珊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长期睡眠不足可引发一系列负性生理改变,如交感神经兴奋、应激系统启动,体内皮醇、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 而胰岛素抵抗使人体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稳定。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就可能引发糖尿病。 3. 运动真的可以改善血糖 很多内分泌科医生都提到过,“肌肉是良好的降糖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孙子林在2015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也谈到,某些情况下,有些降糖药一片的控糖效果还不到1,而一项有效运动的降糖效果可达1.8。就是说有效运动的抗糖效果甚至可能优于某些药物治疗手段。 他表示,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结合小强度抗阻运动,这样可以更好地达到降糖效果。有氧运动可以消耗能量,像太极拳、慢跑、广场舞、快步走等。练哑铃、肌力训练带等抗阻运动能减少脂肪,促进肌肉增长,提高骨骼肌抗氧化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让降糖药物疗效更显著。 4. 胖在肚子是最危险的 一般腰粗、肚子大的人,得糖尿病的风险会高。健康时报记者曾采访过一位内分泌科医生,谈到糖尿病,他第一个强调的就是——腹型肥胖! 2014年青岛疾控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中心性肥胖与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的关系》中指出,中心性肥胖导致的腰臀比异常,与血糖调节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都有关。 由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编写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