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对待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重点关怀、精准施策。
态度上的格外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三个格外”体现党和国家的性质。所谓“格外”,就是普遍中的特殊,一般中的重点。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地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然而,人民不是抽象的、笼统的。关怀人民,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这个重点就是那些需要关怀的困难群众。任何社会中,对社会上层、强势群体、富裕阶层的关注乃至攀附很是常见,而且他们自身拥有更多的资源,相对来说更有能力解决遇到的困难。难得的是对社会下层、弱势群体、贫困阶层的真正的关心。与社会上层相比,恰恰是他们遇到的困难最多,最需要关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对于“可能少”“可能掉队”的群体,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
“三个格外”体现深切的人道关怀。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于每个人禀赋不同、能力有差异,业绩有优劣、机遇有差异,因而获得的报酬和生活水平是有差别的,但社会应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这既是基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也是基于保障生存权发展权的原则。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中还有一些困难群众。诸如低保户、特困户、孤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对他们的关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民生建设目标从“五有”拓展到“七有”,补齐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短板,正是这种关爱的体现。在疫情防控中,我们强调把公共资源向最需要关心的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倾斜,确保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也是体现这种关爱。
“三个格外”体现了对历史使命的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能到时候我们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要厚植人民情怀,彰显仁爱之心,强化责任担当,做实做细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真正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对象上的重点关怀
关怀困难群众,首先要识别困难群众是哪些人,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困难,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目前社会上的困难群众,主要有几大类。
一是身体原因造成的困难。中国的各类残疾人口有8500万,相对比例较高,绝对数量更大,与世界上中等大国人口差不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5年来有超过5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每年有800多万城乡贫困残疾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但还是有一些残障人员,存在贫困程度深、扶持难度大、返贫率高等特殊困难,是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二是失业造成的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则给生活造成最基本的困难。当前的失业群众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波动造成的临时失业人员,一些结构性改革会带来部分职工下岗失业,还有新增就业人口不能就业等。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导致就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要增加失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
三是地理环境造成的困难。把“老少边穷”四个字连在一起,不是随意的。穷的地区,许多也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基础弱、地理环境差、交通很不便。脱贫攻坚的“三区三州”,都是地理条件比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都是伟大祖国的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中作出重要贡献,在巩固边疆中具有极端重要性,都是应该重点关怀和支持的。
四是年龄上的老幼困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有老幼,关怀老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独居老人和有困难的老人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中国放开二孩生育,以及特殊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要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建立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对因疫情防控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等,要落实包保联系人,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必要帮助。
五是暂时的困难。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一旦生了大病,既会产生高额的医疗费用,还会减少自己和家庭的收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常见的现象。地震洪水等各种灾害,也会造成受灾群众的困难。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经济遭受很大冲击,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部分生产经营活动陷于停滞,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增多。越是艰难之际,越要保障民生。要通过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托住急需救助人群的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方法上的精准施策
对困难群众要兜底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任何时候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足、就业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面临困难,政府必须“补好位”,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保障。要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用足用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要不断完善社会救济制度,进一步构建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发挥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兜底保障作用,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对困难群众要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善于发现问题、找到矛盾,才能精确地扭住关键、聚焦重点。“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只有摸到各地不同的“穷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拔除“穷根”。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不能搞“大水漫灌”,对贫困人口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困难群众要雪中送炭。关爱群众,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切实做到群众哪里最苦、哪里最需要,政策、资金、力量就向哪里倾斜。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越要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他们最需要帮助,也是政府和社会帮助的重点。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以“六稳六保”帮助群众解决社保、医保、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坚决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防止因疫致贫或返贫。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集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