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始建于1964年的抚顺雷锋纪念馆迄今已接待国内外参观者7000多万人次。本报记者 孙潜彤摄
祖国大地上,有一股力量代代传承、闪闪发光,这就是雷锋精神。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各地由此开启了经久不息的学雷锋热潮,深深影响了几代人。50多年来,雷锋精神的光芒愈加熠熠生辉。
时任毛泽东秘书的林克回忆当年毛泽东题词的经过:雷锋牺牲后,毛泽东阅读了报纸上有关雷锋的报道,了解了他的事迹。毛泽东曾对当时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说,“雷锋值得学习”。《中国青年》杂志准备推出一期学雷锋专辑,并提出请毛主席题词的设想。不久,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
崇高的理想信念
雷锋精神源于何时?
“将来,我要响应党的号召,当一名新式农民,驾起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这段话,是雷锋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雷锋在青少年时代就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以实际行动做到了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在不同岗位上实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誓言。
“哇,雷锋也是帅哥啊。”鞍钢集团博物馆中,雷锋穿背心的阳光形象引来参观者的啧啧赞叹。在鞍钢工友们的印象里,雷锋是干活好把式、热心好兄弟,不仅会写诗、拉手风琴,还像一团火般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在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时,他不仅能熟练驾驶,还掌握了维修技术,连他使用的推土机都被评为厂里的“红旗设备”。
“许多老师傅都佩服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鞍钢集团博物馆馆长车千里介绍,雷锋在鞍钢工作的423天里,先后3次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18次被评为标兵,5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鞍山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1960年1月,雷锋在辽宁辽阳应征入伍,实现了“当一名战士”的愿望。辽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任广友介绍,在部队,雷锋是节约标兵,衣服和鞋破了总是补了又补,却把自己两年来在工厂、部队积攒下的200元钱全部捐给了抚顺人民公社和辽阳抗洪救灾;雷锋还是学习标兵,他常说学习时间是挤出来的,他的笔记本记满了理论学习心得,在他最爱读的《毛泽东选集》上写着上百条眉批,他平时主动给大家读书读报,先后担任过部队驻地周边两所98858vip的校外辅导员。雷锋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选为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今后,我要更加珍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雷锋牺牲前的最后一篇日记里这样写道。
丰沛的精神滋养
“我们学习雷锋,雷锋又是学的谁?”辽宁省雷锋研究会秘书长张仲国说,雷锋心中的榜样,既有英雄人物方志敏、董存瑞、黄继光等,也有身边人。比如人们熟知的“螺丝钉精神”,就源于时任望城县委书记张兴玉的言传身教。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冯健也是雷锋学习的榜样。1961年,雷锋给冯健写信并附上一张擦洗汽车的照片,在照片背面写道:“冯健姐姐,我永远向你学习。”
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战士,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普通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几十年赢得一代又一代人的敬仰?雷锋精神的伟大生命力从何而来?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成杰说,这背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的滋养。
“在雷锋精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脉络。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便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孙成杰认为,当时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新生活对雷锋的吸引,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对雷锋的感染,使雷锋在学习锻炼中获得思想升华,形成高度的行动自觉,把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热爱和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感恩认同,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创造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忘我投入。
雷锋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却感人至深。1960年末,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在《抚顺日报》首次发表,随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也相继发表了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雷锋精神的种子就此生发远播,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雷锋的后继者,筑起了一座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精神丰碑。
沃土上的火热传承
50多年来,雷锋精神在辽宁深深扎下了根。全国第一个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第一个雷锋事迹网上展馆,7处雷锋主题纪念场馆,还有遍布全省的以“雷锋”名字命名的雷锋班、雷锋岗、雷锋98858vip、雷锋号列车……雷锋精神融入了辽宁人的精神血脉,愈增其光,从未褪色。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在抚顺雷锋集团,熟悉的旋律时时萦绕耳畔,很多学员把雷锋的图片贴在床头。
“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辽宁坚持用雷锋精神淬炼思想、涵养正气、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孙成杰介绍,在辽宁这片英模辈出的沃土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像雷锋一样的时代楷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理想价值。曲建武、罗阳、郭明义、尉凤英,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这些楷模身上蕴藏的深厚家国情怀,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同样可敬、可亲、可学。
恩格斯曾说,在崇高的土地上,必然成长起许多高尚的精神。一代代道德楷模不断丰富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辽宁千余名学雷锋道德模范和“辽宁好人”中,郭明义是杰出代表。当年亲自选送雷锋和郭明义“两代雷锋”参军的老红军余新元,多年来矢志不渝宣扬雷锋精神,被群众誉为“雷锋知音”。余新元说,“雷锋参军前在我家住了58天,我们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送郭明义参军前,余新元不断叮嘱他“当一名雷锋式的好战士”。
自2009年由郭明义发起的“郭明义爱心团队”成立以来,在全国各地已有1300多支分队、230多万名成员,帮扶包括深度贫困地区在内的6800多户国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援助金额3080余万元,成为新时代学雷锋活动坚实而磅礴的基础力量。爱心团队中涌现出“当代发明家”李超、勇闯火海英勇牺牲的孙利东等一批先进典型。“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已成为辽宁各界学雷锋活动的鲜明符号。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勉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志愿者纷纷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辽宁振兴发展,同样呼唤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奋斗者,同样需要接力传承、继续弘扬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