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58vip威尼斯

部门首页 > 短期项目 > 正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寒假课程学生心得体会-王付强

发布时间: 2023-03-13 

这三周的课程学习让我受益良多,我感受到了Natalie教授的和蔼可亲与Max教授的幽默风趣。我在他们的课程讲述过程中拓展了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他们的讲授领略到异国文化的魅力。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对我英语水平的考验,更是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挑战。在这几节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发掘到了几个感兴趣的点,进而在课下搜集了相关的知识材料,这对于我增强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大有裨益。

Natalie教授的第一节课向我们讲述了污染与环境。她首先提出“我们所谓的环境和自然分别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环境专业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成问题。课下我搜集了关于环境与自然定义的资料,加深了我对这一定义的认识:环境只有在抛开人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才能将一切生物与非生物都涵盖在内,并且不应该只将其定义为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场所,这是一种“人类中心论”的思想。这种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方式,也让我联想到我所学专业中看待生态、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不同视角:生态、自然资源与环境所关注的问题、视角以及我们的需求不同,依次是复原、节省和保护;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分别是退化、枯竭和破坏。当我看到Natalie教授展示那张她拍摄的照片时,我是有所触动的:我们的艺术难道也是和环境的定义一样是自私的吗?“环境污染”一词在我的专业课中可谓无所不在,塑料污染也早已司空见惯,尽管我们可以利用废旧塑料进行艺术创作,它或许能大获成功,但是我们是否也该对塑料污染倍加重视呢?而不应只是简单的“限塑令”或“禁塑令”?我看过一篇研究微塑料潜在生物效应的论文,其称已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这意味着过去几十年来我们使用的塑料已经开始对我们自身造成了不利影响。总之,“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在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里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们确实需要深刻反思它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摒弃错误观念,拥抱科学理性的发展观念,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Natalie教授接着又讲述了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她首先用视频为我们引入了“生产过剩”这一词。众所周知,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本质;我们也从历史课中知道,早期资本主义是以殖民掠夺起家的,充满着血腥与暴力。接着列举了安提瓜这个国家的例子,它被描述成一个特别贫穷、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的地方:作为临海国家却连年干旱、黑帮犯罪赌博、工厂破败、政府公职人员挪用侵吞公款。安提瓜以前曾是殖民地,但它现在借助于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慢慢走向繁荣。然后又用一首反映消费主义的歌曲“Am Iwrong?”向我们展示了消费主义支配下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过度消费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造成“生产—消费—浪费”的恶性循环。Natalie教授用Annie Leonard的视频描述了这种“生产系统”,把它称为物质经济,这让我联想到物质主义:它狂热地追求物质生产、占有和享受,把物质财富看得高于一切。而政府和一些大企业能够更大程度地影响决定会造成不平等,进而影响这个系统,这一现象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并不是鼓励人们去为遇难者做祷告,而是鼓励大家去购物;而政府的工作理论上应当是保护人们,简直是讽刺啊!为了确保足够的利润,大企业都会确保它们的产品只能使用一阵时间,而后便会失效,以此来鼓励人们更换新的产品,这也助长加剧了消费主义。我觉得大学生应当规避消费主义的错误思潮,拒绝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这只会加重自身与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还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避免做“精神侏儒”。

Natalie教授讲述的全球气候变暖与气候变化以及它的解决办法与可持续发展和我的专业很贴合。目前,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与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各国也都纷纷提出了“双碳”目标。但由于受到国际局势剧烈变化的影响,部分国家已经修改或者放弃了目标,这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巨大的倒退。就像Natalie教授的视频中表现得那样:人类在面对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的巨大威胁面前,仍表现得“泰然自若”;像漫画中那样:专家教授在气候峰会上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会被一些所谓的“专家”质疑为一场骗局,这很令人费解。相比于严肃认真和权威性的言论,人们或许更愿意通过喜剧这种轻松愉快的形式去接受观点。在几天前发表的论文报告中,作者称在高排放(high emissions)背景下,到下世纪中叶,全球海平面将升高约1.4m,这一数字或许并不会让人觉得怎么样;但如果是以《流浪地球2》中仅剩东方明珠这些标志性建筑露出水面,抑或是以Natalie教授展示的“人与鲨鱼”的漫画的形式,是不是更能发人深思、引人警醒?无从得知。

如今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全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这让我联想到30多年前同样也是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在我的印象里,几年前我还在上初中那会儿,地理课本上还会出现臭氧层空洞的字眼,但好像最近几年已经被遗忘或者被全球气候变暖的热度所掩盖。就在上个月9号,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题为《臭氧层恢复已步入正轨,有助于避免全球0.5℃的升温》的新闻稿,大意就是通过实行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政策,已使臭氧层显著恢复,或将在未来20~50年内恢复到被破坏前的水平。臭氧层空洞能在30多年时间里就得到根本性恢复,这得益于人类的团结协作:《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和实施。其中一些措施,如资金和技术优势国家向劣势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开创了环境保护协议的先例并得到了延续,其中就包括《京都议定书》。30多年前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我们迅速地团结起来共同应对以及最终取得的结果,对于今天我们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无疑是一个优秀的榜样,激励着我们继续做好保护地球的工作,毕竟地球从来都不独属于人类,需要被拯救的也从来不是地球,而永远是我们人类自己。我想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于当前某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具有警示作用。

以上就是我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对Natalie教授的课程的一些感想,我对她的课程印象还是挺深刻的。以下是我对Max教授课程的体会,我阅读过很多历史书,但大多数都是国史,很少读外国史,所以Max教授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这不妨碍其中的一些内容引起我的兴趣。

Max教授的前两节课讲述了青铜时代早期与国际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早期讲述了农业革命与河谷文明。众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也叫做河谷文明或大河文明。最重要的便是农业革命,它的出现使人类从原始的采集与狩猎生活逐步转向耕种与定居生活,生产力的提高增加了粮食产量,因而所能养活的人也越来越多,渐渐地催生出社会分工与国家的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以及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社会分工的不断加强,能够生产出多余的产品用于交换,促进了商业的发展。随着文明的不断征伐,早期帝国的疆域逐渐扩展,慢慢地开辟出一些贸易路线,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把各自地域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更大规模的交换,长距离贸易逐渐发展繁荣,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后来的“丝绸之路”,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发展,还促进了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国和罗马的政治与文化交流,这开创了Max教授所称的国际青铜时代(the International Bronze Age)。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比喻:若把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到今天的历史浓缩成一年,那么我们脱离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则是12月31日上午的9点50分,进入铁器时代的时间是下午的3点半,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全部都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发生的。这意味着我们在历史上99%以上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处于石器时代的。我认为这一比喻真实反映了几百万年来的人类发展史。换句话说,我们能够进入金属工具时代其实也是一种偶发性的小概率事件。我们不妨可以做个假设:假如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一颗与地球环境相似的星球,又或是在某个平行宇宙,那里生活的人类会不会到现在依旧生活在石器时代呢?我们没有机会去验证假设。

Max教授接着又讲述了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过渡以及之后的古典文明。根据我搜集到的资料,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或许是由于气候变化,而非刻意提升技术水平所致。在今天看来,铁相比铜要更便宜,我想3000多年前的人也一定会有和我相似的看法。铁器大规模地应用于军事与农业,从而造就了当时疆域广大的帝国,如东方的秦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铁器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因而使得奴隶制下那种由奴隶主分发农具,大量奴隶群体性耕作的制度得以逐渐瓦解。

Max教授最后讲述了古典文明的衰落。我认为古典文明的衰落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外部原因是外族入侵。在印度是雅利安人的入侵,随之而来的是在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在西方则是多路蛮族入侵,直接导致了西方长达千年的黑暗中世纪。内部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生产技术的停滞导致的生产率持续低下。在古典文明的早期,尚且能通过不断开垦新的土地来解决人地矛盾,但随着文明达到所能控制疆域和人口的极限,这种解决人地矛盾的方式便不再奏效,这时候文明便进入我们现在所称的“存量经济”时期,只能通过增加对现有土地与人口的剥削强度维持文明的运转。而导致生产技术停滞的更深层次原因便是制度。以奴隶制为例,奴隶主会更倾向于选择使用奴隶而不是研究新的生产技术进行劳动,显而易见的是,奴隶成本更低也更容易使用,这在现在也是一种发展工业的思路:买外国更加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而不是自己投入大量资金搞技术研发。新技术普及应用需要解决成本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放在当时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这样做反过来又会阻碍新技术普及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况:新技术一开始的高成本并没有使奴隶主心动,他还是觉得奴隶更便于控制与使用,这还算是好一点的情况;坏的情况就是奴隶主不仅不会心动,他还会抵制这种新技术在其他地方的普及,因为他担心这种技术的普及对他的利益构成潜在威胁。这种担忧其实在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之前的18、19世纪便一直存在于当政者的脑中,他们对于西方正在发生的工业革命是很清楚的,但是他们担心这些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会动摇他们的统治,因而他们极力反对让普通百姓与当时来华的传教士有接触,便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另一个兴趣点是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在古典文明衰落后的欧洲中古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众多蛮族的入侵终结了罗马帝国和古典文明,从而拉开了中古时代的大幕。拜占庭帝国作为自此时一直延续至15世纪、国祚1000多年的帝国,其在漫长的欧洲中世纪中的地位应当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Max教授展示的保存至今的教堂等建筑以及它留给后世的诸如文学、音乐、艺术、宗教、教育等遗产,它们至今仍在影响着以欧美为首的西方世界。在我看来,它的绵延不绝的历史影响与我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局面,书同文、车同轨,奠定了华夏民族的身份认同;汉武帝开疆拓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加强了民族融合,扩大了华夏民族的范畴,他们的影响绵延至今而不绝。拜占庭帝国继承自罗马帝国,它促进了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传播。当然彼时的基督教并非是欧洲本土宗教,就如同佛教之于中国一样是“舶来品”。中学地理课本中说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它作为罗马帝国的宗教遗产被拜占庭帝国继承并发扬光大,促进了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发展,也因此在欧洲兴建了许多基督教堂,这些教堂的建筑质量也是一流的,屹立千年而不倒,这得以使基督徒们能够进行跨越时空的顶礼膜拜仪式,倾听上帝的教诲。如前所说,欧洲中世纪是一段长达千年的黑暗历史,而拜占庭帝国却能在文化上独树一帜,撑起欧洲文明的门面。作为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其延续并发扬了古典文明的荣光,甚至后来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都有拜占庭帝国的烙印。罗马帝国统一世界的政治理想也一直影响着拜占庭帝国的历代帝主,如同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成为后来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永恒追求一样。

以上便是我对于两门课程的全部感悟体会,其中有些说得也不是很准确,纯粹是我的“一家之言”,用这个词都显得抬举我自己了。总之,我觉得两门课程是非常好的,很贴合我们的专业,教授的讲述也是通俗易懂的。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求知,就是检查或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要学会求知,不断向着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坦途奋发前进!

撰稿人:王付强;审稿人:安蕾;终审:门辉华